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

馮光遠大戰吳宗憲,為何馮光遠輸掉了?

昨晚正晶現實批節目上,吳宗憲大戰馮光遠,據說創下節目有史以來第二高的收視率。這兩個人平常都是以尖酸搞笑聞名,但領域不太相同。一個是作家,一個是節目主持人;一個專門批判時政,一個什麼玩笑都開;一個聚焦文化,一個專注娛樂, 所以某方面來講真是矛盾大對決。

不過節目中,馮光遠在開頭談完言論自由的議題,對搞笑的看法之後,沈玉琳跟吳宗憲開始反擊,馮光遠就此不但笑不出來,反而一直處於挨打的狀態,為什麼呢?

沈玉琳與吳宗憲的談話,採用的是庶民式的語言,不時使用類比譬喻的方式,讓概念更清楚地傳達到觀眾的心中,並且援引大眾耳熟能詳的語彙,例如吳一開始就直接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,綜藝是娛樂眾人之事,前者是在國小課本中就已灌輸給大眾的觀念,後者則是吳自己的說法,兩句話之間沒有直接關聯,卻以類比的方式建立出自己欲傳達的概念,跟政治劃清界線,自己只是個娛樂大眾的小丑,直接撇開馮光遠的憲法說明,重新建立主導權。

吳宗憲話術的巧妙之處就在這裡,透過直覺式的聯想推導結論,令聽者身陷邏輯陷阱而不自知,並且避開了被嚴謹的語意標準檢視的危險,但吳採用的一些舉例都有邏輯問題。

例如,談到主持人的費用為何如此高時,他舉了一個例,就是九孔跟湯姆克魯斯的酬勞不可相提並論。當然無法比較,一個是台灣人,一個是美國人,一個是綜藝節目演員,一個是電影演員,雖然同樣是藝人,但身處的環境、媒體、產業都不同,這叫錯誤類比。吳宗憲透過這個例子,進而講解主持人的不可取代性,但如果反過來推論,叫湯姆克魯斯來台灣演全民大悶鍋可以嗎?按照吳的理論,湯姆克魯斯是無法取代九孔的,那麼湯姆克魯斯可以領天價高薪這件事情就顯得不合理。所以,吳宗憲的言論具有邏輯謬誤的問題。

反觀馮光遠的言論,由於太堅持語意邏輯的正確,動不動就想要抓人語病,也的確吳宗憲的言論中有很多的邏輯漏洞,他都抓到了,卻反而顯得強詞奪理,這點從他酸吳宗憲台灣的內地是南投這點就可以發現。

所以有趣的點就在這裡,到底是用最直覺的方式來傳達概念好?還是利用邏輯推理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好?但就這次的激辯來看,政論節目就是利用談話來針對議題彼此討論,在快節奏的對談中,能否用最迅速的方式傳遞概念才是重點,而到底有沒有一個正確結論也顯得未必那麼重要了。

沒有留言: